水稻纹枯病(水稻纹枯病发病条件)

可可可可 -60秒前 59 阅读

本文目录一览:

纹枯病用什么药效果好

水稻纹枯病:预防甲基砷酸锌毒害土壤能有效抑制纹枯病的生长和萌发。发病初期,可在水稻植株中下部喷洒5%井冈霉素水溶液,根据病情和天气情况合理施药。

纹枯病,可用井冈霉素,烯唑醇,已唑醇,丙环唑,百菌清,戊唑醇,三唑酮,苯醚甲环唑等交替使用防治。

纹枯病是一种可发生在水稻上的常见病害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5%井冈霉素水剂300毫升、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-200克、20%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80-120克,兑水量30公斤,搅拌均匀后喷雾防治。

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?

在高温高湿条件下,可导致水稻纹枯病的流行性暴发。水稻种植后,病害发生早、多、重,是水稻区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
根据这种情况,可以引导农民多使用省时省力的机插秧,机插秧很好地避免了稻田间狭小的行距造成水稻纹枯病。但是,直播稻会导致稻株行距变小,导致稻田形成封闭空间,不通风,给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发生带来有利条件。

水稻田间温度达到25℃、相对湿度达到90%以上,病菌会迅速蔓延,属于高温、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害。

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

一是种植制度因素:水稻纹枯病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及病草、病蔸上和田边、沟边杂草上的菌丝作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。二是气候因素: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,是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。

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,为初侵染源。春耕灌水时,越冬菌核与浮屑、浪渣混杂漂浮在水面上,黏附在稻株上进行侵染,形成病斑。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接触侵染邻近稻株而在稻丛间蔓延。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随水漂浮,进行再侵染。

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,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(Thanatephorus cucumeris)。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,为初侵染源。春耕灌水时,越冬菌核与浮屑、浪渣混杂漂浮在水面上,黏附在稻株上进行侵染,形成病斑。

水稻收刈时落入田中的大量菌核是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。据调查,水稻收割后遗留田间的菌核数量,在一般病田每亩平均在10万粒以上,严重病田每亩达70万一80万粒,少数还高达100万粒以上。

水稻纹枯病用啥农药?

可以用噻呋酰胺,丙环唑,已唑醇,戊唑醇,氟环唑,苯醚甲环唑-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,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。目前噻呋酰胺复配已唑醇效果比较好,持效期也比较长。

爱苗农药有什么作用 爱苗农药对水稻纹枯病、稻曲病、稻粒黑粉病等病害防治效果比较好,该药剂优于目前常用的药剂或者同类品种,还具有调节水稻生长和抗早衰的作用。

水稻纹枯病,可以用噻呋酰胺,丙环唑,已唑醇,戊唑醇,氟环唑,苯醚甲环唑-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,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。

农用抗生素杀菌剂有以下品种。(1)井冈霉素 内吸作用很强,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,兼治麦类和玉米纹枯病、棉花和瓜类立枯病等。

水稻纹枯病是由什么引起的为什么别人家地没有我家地年年有呢

1、有些杀菌剂对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速率几乎没有抑制作用,但影响菌体正常形态,阻止病菌侵染发病。如水稻纹枯病菌接触井岗霉素后,菌体新分枝细胞缩短、分枝角度增大。

2、三是水肥因素:水稻纹枯病发病的轻重与水肥的关系极为密切。水稻生长期间不科学用水,长期深水漫灌,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。偏施、重施氮肥,恶化水稻田间小气候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又一诱因。

水稻纹枯病是什么?

1、随着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,纹枯病已成为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。其发生面积已居其他病害之首,一般可造成损失5%~10%,严重者损失可达50%以上。此病除为害水稻外,还可为害15个科的作物或杂草。

2、水稻纹枯病, 水稻纹枯病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主要为害叶鞘、叶片。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,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,故又称云纹病、花脚秆,叶片病斑与叶鞘相似。

3、纹枯病别名云纹病、花脚秆,属细菌病虫害。水稻分蘖期逐渐病发,关键伤害叶鞘、叶片,比较严重时可入侵茎杆并扩散至穗部。叶鞘病发先往近河面处发生水迹状深绿色小一点,慢慢扩张后呈椭圆或云形病斑。

4、水稻纹枯病是由水稻纹枯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。水稻秧苗太厚,秧苗下部湿度大(水太深),温度高,很容易发生。

5、水稻纹枯病的防治(1)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脚秆、烂脚秆。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,为水稻另一重要病害之一。早、中、晚稻皆可发病。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,盛期发病重的田块,秕谷率增加,千粒重下降。

水稻纹枯病(水稻纹枯病发病条件)

The End
上一篇 下一篇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