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螟(条螟耕种帮)

可可可可 今天 59 阅读

本文目录一览:

玉米条螟为害症状有哪些?种植户该怎么预防和治理?

1、为害症状:初孵幼虫取食叶肉,残留表皮,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,使叶片呈网状。大发生时,也为害花和幼荚。发生规律:(1)世代。年发生2~4代。(2)越冬。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。

2、及时剥掉苞叶,防雨淋溼受潮 玉米收获期多秋雨,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,应及早剥去苞叶,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,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,并经常翻动,防止受热而发病,如有降雨及时遮挡,防止雨淋。

3、防控方法:实行轮作。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。加强田间管理,采用高畦栽培,严禁大水漫灌,雨后及时排水,防止湿气滞留。田间发现病株后,及时拔除,携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。及时治虫防病。

4、玉米条螟、大螟等,为害叶片的黏虫、玉米蚜、棉铃虫、蓟马、飞虱类、蝗虫类等。此外,玉米田内还有金针虫、蛴螬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。在我国登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生物杀虫剂主要为苏云金杆菌(Bt),用于防治玉米螟。

条螟(条螟耕种帮)

高粱条螟咋样防治好呢?

高粱条螟的防治方法处理越冬寄主,压低虫源基数。在化蛹前将玉米、高粱的秸秆高温沤肥或作为沼气原料,消灭越冬虫源。

(1)农业防治。及时处理秸秆,结合不同用途对秸秆进行粉碎、烧、沤、铡、泥封等,彻底处理越冬寄主,以减少虫源。(2)在春播高粱或玉米心叶期,防治第一代条螟时,用1%1605颗粒剂,用量每株1g。

(2)苗期虫株率30%-40%或100株虫口数超过2万头时进行药剂防治。可用5%乐果粉剂,每667平方米喷施5-0千克;用40%乐果乳油50毫升,兑等量水拌匀后,再加入10-15千克细砂,制成毒砂扬撒在高粱株上。

(2)在高粱穗隐斑螟2-3龄幼虫盛发期,每百穗有150-200头虫时,使用5%溴氰菊酯乳油4000-5000倍液进行防治,或者是每亩地使用4-6g的35%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兑水稀释喷雾。

防治方法 :填药杀虫剂对心叶进行防治,后期喷施杀虫剂。② 高粱条螟,幼虫蛀食心叶时,会咬伤生长点使高粱枯心,茎秆易折。防治方法: 与玉米螟类似,两者会同时发生,可同时防治。

玉米螟和条螟的生活习性有何差异

1、便从节的中间叶鞘蛀入茎秆,别于玉米螟。遇风时受害处呈刀割般折断。受害茎秆里同一孔道内常有数条幼虫,该虫龄数差别较大,少的仅4龄,多的9龄,一般多为6—7龄。

2、主要虫害 玉米的常见害虫约有40多种,其中主要的有为害地下部分的蝼蛄、小地老虎等,为害地上部的有:苗期有蓟马、蚜虫;暴食叶片及整株的有玉米螟、斜纹夜蛾、棉铃虫等。

3、高粱条螟的发生规律:条螟1年发生2代,以老熟幼虫在高粱、玉米等的秸秆中越冬。第二年5月化蛹、羽化。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喜产卵于叶背基部或中部。

4、①单食性:只取食一种植物的昆虫的食性叫单食性。如三化螟只取食水稻。②寡食性:取食一个科或近缘科内的若干种植物的昆虫的食性叫寡食性。如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和与其近缘的木犀科植物。

5、为害症状:幼虫咬食心叶叶肉,留下表皮,呈“窗户纸”状,稍大时咬成不规则的小孔。条螟在高粱、甘蔗和玉米上的蛀茎部位,多在节间的中部(玉米螟多在茎节附近),作环状取食茎髓,被害植株遇风折断。

6、习性:蜘蛛的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。即游猎型和定居型。游猎型者,到处游猎、捕食、居无定所、完全不结网、不挖洞、不造巢的蜘蛛。有鳞毛蛛科,拟熊蛛科和大多数的狼蛛科等。

条螟的形态特征

1、高粱条螟的形态特征:成虫体长10~14毫米,灰黄色,头胸背面浅黄色,下唇须长,向前方突出。前翅灰黄色,中央有一个小黑点,外缘直,内有7个小黑点,翅面有黑色纵线20多条。后翅色浅。

2、形态特征 成虫长10~12毫米,翅展18~28毫米,黑褐色小型蛾子。前翅浅褐色,外缘有1条由黄白色小点连成的纵纹,在接近翅中央处,有1较大的黄白色线条。后翅淡灰色,有2条与外缘平行的黑色波状纹。

3、【动物形态】高梁条螟 成虫体长2~4厘米,展翅4~4厘米。头、胸部背面灰黄色,腹部黄白色。前翅灰黄色,翅外方右多数暗褐色条纹,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。后翅银白色。

条螟的概况

1、条螟前翅上纵纹较深,前翅外缘顶角、臀角较宜,体型稍大,别于粟灰螟。

2、高粱条螟的形态特征:成虫体长10~14毫米,灰黄色,头胸背面浅黄色,下唇须长,向前方突出。前翅灰黄色,中央有一个小黑点,外缘直,内有7个小黑点,翅面有黑色纵线20多条。后翅色浅。

3、高粱条螟的发生规律:条螟1年发生2代,以老熟幼虫在高粱、玉米等的秸秆中越冬。第二年5月化蛹、羽化。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喜产卵于叶背基部或中部。

高粱的条螟有哪些形态特征?

1、冬型幼虫于越冬前脱皮后,体面各节黑褐色毛片变成白色,体背有四条紫褐色纵线。蛹:体长14~15毫米,红褐色或暗褐色,有光泽。腹部5~7节各节背面前缘有深褐色不规则网状纹,末节背面有两对尖锐小突起。

2、条螟前翅上纵纹较深,前翅外缘顶角、臀角较宜,体型稍大,别于粟灰螟。

3、为害症状:幼虫咬食心叶叶肉,留下表皮,呈“窗户纸”状,稍大时咬成不规则的小孔。条螟在高粱、甘蔗和玉米上的蛀茎部位,多在节间的中部(玉米螟多在茎节附近),作环状取食茎髓,被害植株遇风折断。

4、高粱条螟的发生规律:条螟1年发生2代,以老熟幼虫在高粱、玉米等的秸秆中越冬。第二年5月化蛹、羽化。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喜产卵于叶背基部或中部。

5、便从节的中间叶鞘蛀入茎秆,别于玉米螟。遇风时受害处呈刀割般折断。受害茎秆里同一孔道内常有数条幼虫,该虫龄数差别较大,少的仅4龄,多的9龄,一般多为6—7龄。

6、② 高粱条螟,幼虫蛀食心叶时,会咬伤生长点使高粱枯心,茎秆易折。防治方法: 与玉米螟类似,两者会同时发生,可同时防治。③ 芒蝇,以幼虫为害高粱,侵入心叶,在生长点附近取食,造成枯心或穗畸形。

The End
上一篇 下一篇

相关阅读